德安:“站话家常”激活主题教育强大动能
九江新闻网讯(陶良飞 郑伟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沈明杰)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德安县突出党建引领,依托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95个实践站,推出“站话家常”活动,整合老旧校舍、村史馆、祠堂、文化舞台、家风广场等阵地资源,全力搭建好“话家常”的阵地。
丰富“宣讲”形式,党音传播有元素。德安县通过“站话家常”在全县范围内开展“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”基层理论微宣讲大赛,挖掘、选拔、培育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、表达能力突出、工作热情饱满的理论政策宣讲员,组建了由村(社区)干部、“五老”、乡贤等为队员的“送学上门”小分队,打破传统“课堂式”“说教式”的宣讲模式。采用“宣讲+文艺”的形式,创作“三句半”宣讲《永远跟党走 建功新时代》、话剧宣讲《革命何须怕断头》等文艺作品,提高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搭建“议事”平台,群众参与有载体。德安县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,让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主题教育中来。布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因地制宜设置“百姓说事点”,老百姓谈所疑所惑。邀请涉及问题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专家骨干到场答疑解惑,倾听群众诉求,对能够马上解决的立即办理到位,对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,列入民生项目清单,按轻重缓急,分类建立台账,进行限期销号管理。
完善“治理”效能,纠纷评判有标准。德安县确定以“德润人心、法安天下”为主题的“一网情深”网格化治理模式,以乡村干部、“五老”和乡贤为主,科学合理设置社会治理网格297个,配备网格员297个,梳理乡村小组中的突出矛盾纠纷,通过“站话家常”方式召集双方进行协商化解,涉及重大的矛盾纠纷邀请县领导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党员干部参加。举办民情夜谈“茶话会”,解决了涉农田纠纷、医保办理、补偿资金分配等810件群众矛盾纠纷。建立“站话家常”群众评议机制,对办结事项进行回访,邀请群众从办事态度、办事效率、办事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评议,把评判权交给群众,倒逼干部转变作风,督促抓好整改落实。 重庆教育网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德安:“站话家常”激活主题教育强大动能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opticamuka.com/965234.html
- 上一篇:九江经开区:满弓紧弦大会战 奋力拼出高质量
- 下一篇:暂无